首页»教育新闻»最新教育新闻»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lidecheng2013-12-25 17:31:00

来源: 新华网  
  正如每个人身上都会葆有其家族的基因和血统一样,每一所学校也都有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恰恰是以文化的方式存续的。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自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要素。一所高水平的学校,首先应该是注重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品质的学校;一所学校是否优秀,不仅仅体现在办学质量和师资队伍上,也体现在它的文化 和精神上。
    学校的文化品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对师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的时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突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项主要任务。
      特别是一些名校、老校,往往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突出的文化品质著称于世。发掘、发挥这些教育资源,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具有90年的办学历史,既积淀着名校的文化,也负载着民族的传统,传承着教育的使命。90年历史铸就的文化根基,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动力源泉。在庆祝学校成立9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学校以校庆为契机,引导师生讨论和思考:校庆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如何在新时期弘扬优良传统、提升文化品质?师生们认为,校庆系列活动应成为普及学校文化传统、提高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校庆活动成为继承和发展学校文化传统的过程,成为别开生面地开展德育的尝试,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
      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还应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是各国历史文化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其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构成人类丰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宝库。中国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情感模式,有利于形成教育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个性,充分展示教育的文化情怀。2003年,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制定了“世界遗产与青少年教育”计划,先在全国部分重点学校开展世界遗产与青少年教育,然后逐步推广,旨在使当代青少年认同和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培养他们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让学生全方位、近距离地接触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化,应当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课程化、本土化和社会化。应将世界遗产教育引进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修课,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都渗透文化遗产的内容;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应以本乡本土的世界遗产教育内容为主体,让学生有机会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发掘当地的独特文化;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如北京的长城、故宫,陕西的兵马俑等,都是丰富的教育内容。把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不仅给孩子们插上接触世界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触角,而且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植下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袁爱俊)

 【编辑】: 吴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