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育变革要回到一种慢的教育,回到基础,回到母语,回到儿童
admin2014-02-11 15:30:00



窦桂梅:对于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思路就是——回到母语。
这也是我这些年不断强调的理念。我们要像热爱母亲一样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小学老师,我觉得母语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个亲近母语的人,才是一个有根的人。国家现在重视母语,我们非常欣喜,但要理性面对,而不是一味地回到母语,或是“回到国学”这样简单认识与操作。
就现在实际的小学来讲,以前我们小学老师一周约15节左右的语文课,后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加入,英语的加入,及其他课程的加入,现在我们每周平均只有5节左右的语文课。目前在小学国家规定的必修学科课程有11门,会占用那么多课时,学生哪来的时间学习母语?因此清华附小做“1+X课程”整合,把这些学科按属性归类,突出母语课程、健康课程、艺术与科技三大领域。“整合”是亲近母语,为儿童减负的杠杆。
我的祖国,我的母语。每每分享这句话,我就激动。我们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母语的化身,站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能推荐书单的人,并敢大声说,我就是语文。在清华附小的“十个一”课程目标中,我们就鲜明提出了“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语文质量目标。
另外,母语与现代信息技术不矛盾。能否实现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使其与高科技技术紧密结合?其关键在于学校,在于教师。在于这所学校拥有怎样的办学理念。不可否认,中华民族的母语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全面“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包围”了我们现在的课堂。但我们不必为之恐慌。
在前一段时间我带头在母语课堂上使用IPAD进行教学,上了《皇帝的新装》一课,效果良好。这说明,科学技术可以为我所用,使其成为我们的工具。只要我们不要忘记作为中国人的基本功,不要忘记我们的本分,只要清楚“回到母语”这一点,你就好办了。
曹景行: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窦桂梅:作为一位小学老师、一位小学校长、一位母亲的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成人们都要——回到儿童。
我们清华附小的理念,就是“儿童站在学校中央”,每个人都要关心儿童的成长,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在他们走向“聪慧与高尚”的终极人生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最好的影响,最好的导引。在这样时代,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应试或望子成龙联手折磨我们的儿童,要培养他们低头奋斗的智慧和抬头看天的情怀。真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不能不呵护,不然儿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会成为早熟的果子,既不丰满也不甜美,弄不好很快就会腐烂。
在这个场合,我恳切希望我们国家最好的人才来教小学,来做小学老师。遗憾,现在谁愿意当小学老师呢?小学老师是根的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做泥土的工作,当下,年轻人大多愿意一夜成名或暴富。作为校长,每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师范毕业生和教育工作者来我校应聘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你真的爱孩子吗?”“你是为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吗?”“你理解孩子吗?”“你甘愿奉献吗?”如果不是,那你长得再漂亮,素质再好,我也是有所担心的,不敢轻易聘用。
所以我认为一个热爱母亲的人,热爱母语的人,热爱教育的人,才有可能蹲下身子,努力理解儿童,懂得儿童。当然,难!最后拜托各位,遇到充满爱的小学老师,要赞美他们,要给他们应有的尊严和尊重,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