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新闻»最新教育新闻»校长培训需着眼实践智慧的培育

校长培训需着眼实践智慧的培育

admin2013-12-27 11:11:00

发布时间:2013-12-24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作者:刘永福    http://www.nies.net.cn/ky/jypl/pl_jgqy/201312/t20131224_312652.html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校长培训要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这一要求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趋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自1999年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颁布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了参加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但也要看到,与校长个性发展、自主成长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校长培训欲求进一步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还需要着眼于校长实践智慧的培育。

  大量关于校长需求的调查和校长的个人实践表明,实践性知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实践智慧作为实践性知识的更高表现形式,既构成了校长专业发展的基础,又深层地体现着校长专业发展的程度。这一立足于生活世界的智慧形式对校长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有效改进以及教育的持续发展皆具有重要价值。在此意义上,校长实践智慧的培育契合当代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创新校长培训的生长点。

  一方面,就教育变革的持续性而言,当代教育呼唤校长实践智慧。当代教育正逐渐作为一个关键性因素介入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智慧人,而且要求以自己的实践方式直接参与智慧文化的生成。日益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呼唤关注人的个性培养和智慧开发,而“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换言之,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只有智慧的校长才能打造出智慧的学校。因此,深刻认识校长实践智慧的意义与价值,努力探索智慧型校长的成长机制和发展路径,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就教育实践的复杂性而言,当代教育需要校长实践智慧。中国教育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综合性变革,文化的多元与融合、价值的冲突与碰撞、矛盾的集聚与释放、新质的孕育与创生,共同构成了当前校长专业生活的复杂环境。这种学校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对校长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校长既要有宏观视野、全局意识,还要有应对各种具体问题和偶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校长实践智慧作为教育科学与管理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以解决实践性问题为核心的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它关注学校管理实践的不确定性,重视教育管理实践者在其中的认知和反思,与学校管理实践的复杂性特征相契合,是对当今学校管理、对校长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拯救。

  然而,受传统学校管理体制和思维惯性的影响,校长实践智慧在当今实践中并未得到有效释放。校长办学自主权的束缚,效率至上的功利性倾向以及智慧分享平台的缺乏等共同导致了实践智慧的蛰伏。因此,促进校长实践智慧由沉睡走向觉醒应当成为时下校长培训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校长培训机构积极引领校长将实践智慧的获得作为其专业发展的重心,激发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和活力;同时根据实践智慧的特性,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校长培训方式。聚焦实践智慧的校长培训方式的典型特点就是强调情境训练的重要性,力求拉近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增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因此,游历式培训、菜单式培训和“收文篮练习”(in-basket exercise)都应成为校长培训的新途径,通过它们创造一个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机制、一个智慧碰撞与共享的平台,使个体的实践智慧群体化、使动态瞬时的实践智慧常态化、使隐性的缄默智慧显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