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文化课题»学习总结»蓄势待发 扬帆起航 ——武侯区2013年干部培训上海研修班学习有感

蓄势待发 扬帆起航 ——武侯区2013年干部培训上海研修班学习有感

admin2013-12-18 11:35:00

成都市机投实验学校  王中渝
       来到上海,重新做回学生,沉静下来听讲、反思,我感觉自己心里有些什么在一点点被唤醒,被滋养。
       从武侯区公办的锦里小学退休后来到机投实验这所民办学校,从未想到自己还能有机会赴上海参加如此高水平的校长研修。更令人惊喜的是:区教育局竟然一次性给了我校四个学习名额,再加上北京的中层干部培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培训,无论从研修的品质还是规模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一切,应归功于武侯教育为大力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而实施的“13项制度”。
       此次暑期,区教育局大手笔投入,给予了众多干部教师如此难得的高品质外出研修机会,显示了武侯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也深深地令我们感佩于心。我向来是行动派,所以感恩的言辞我不会过多表达,但我相信:感恩是一份强大的正能量,会让年届花甲的我再次焕发学习、思考的热情,会在今后我们的校园里、在干部师生的精神面貌里逐步显现出来,以我们的办学绩效来证明我们无愧于教育局的关怀。
       怀着这样的感激和期待,我踏上了研修之旅。
       研修,为起航蓄能
       从老师到教研员,再到校长,这么多年总是在忙忙碌碌地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具体事务,虽然也是充实的,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来到上海,重新做回学生,沉静下来听讲、反思,我感觉自己心里有些什么在一点点被唤醒,被滋养。
       研修班安排了很多名家为我们授课,既有学识渊博的老教授,也有治校有方的名校长,更有长期在一线做教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他们分别从校长管理、教育科研、学校文化和特色课程等诸多方面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吴金瑜校长作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校长的地位作用》专题报告。这是位睿智而幽默的校长,理解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家。他结合自己办学过程中的切身体验,提出:学校期待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特别是有特色的文化管理,要形成学校特有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思想,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将学校特有的教育思想外化为教育行为,内化为教育理念。他以自己在亭林中学形成“理解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享受体育,让生命更美丽”办学理念的具体过程作了详细的阐释,对于如何提炼、挖掘学校传统与优势,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最后,他还就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作用的发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中校长的角色地位不应是管理者,而应该是领导者,思想引领。在被吴校长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深入研究所感染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我们机投实验学校在武术教育上有了一定特色,如何能够融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主题文化,进而构建我校的教育品牌呢?
       上海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祝庆东的讲座《从问题、专题到课题——教师做研究的三个层次》也令我感概良多:无论做老师、教研员还是校长,我一直对科研敬而远之,因为我在教学教研和管理中虽然可以敏锐地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很有行动力,但总觉得自己缺乏理论提升提炼的能力。可是听了祝老师的讲座后,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能够“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把工作当成研究任务去完成”,那么我不会“忙”,更不会“盲”。教育科研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有心,就能做好研究。他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为我们讲明了研究的三个层次:问题反思——专题探索——课题研究。问题反思经过梳理就进入专题探索阶段,专题探索进行提炼就进入了课题研究,这几个过程相互递进,相辅相成。他还给我们提供了案例、名称设计、选题方法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具体详尽、精彩纷呈。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韩立芬老师所作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对我也极有启发。建设特色学校是我们这样一所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特色课程是其中的核心要素。韩老师在讲座中,聚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我们解答了这样一些问题:特色课程是什么?特色课程有哪些类型?特色课程资源从哪里来?怎样开发特色课程?怎样实施特色课程?特色课程需要考试吗?特色课程一定需要特色教师吗?等等。从而让我意识到:特色课程是一种益智增趣、体验超越、实践创生的个性引领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是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特色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兴趣,老师的经历、才艺,学科的延伸,社区的资源;教师人人都能开发课程,教师能够成就特色课程,特色课程能够成就特色教师,也能够成就特色学校。特色课程的评价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改进,而是为了提升,是为了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课程实践。
       梦想,从上海起航
       研修的所见所闻所感令我不断思考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武侯教育的发展步伐,我们学校不能只定位于一所民工子弟校,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转型能否成功则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我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也就是要凝聚学校的“魂”,形成可以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特有教育价值观,构建全体师生共同的发展愿景。
       2、稳定、优良的师资队伍建设。武侯区教育局对民办学校帮扶的“13项制度”,确实极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和公办学校的教师相比,毕竟存在着荣誉地位、福利待遇上的差距,这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所以流动在所难免。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努力为教师创造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从机制上提供长效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学校文化来凝聚和留住教师。
       3、学校特色教育及课程开发。我校目前在武术课程和生命教育方面已颇具特色,但还要做精做细,做出知名度。我想首先要组建一个特色开发团队,充分信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给予必须的经费、时间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智慧;接着要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框架,以此反映学校的课程文化;最后当然是实施特色课程,让机投实验学校的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的引领、展示和成长。
       4.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根据学校生源条件,在尽力保障学业水平达标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艺术体育特长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综合素养。
       5、教育科研引领。鼓励一线老师做研究,告诉他们研究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智慧。从身边的小问题入手,学习、思考、行动三者相融合,点滴改进,取得成效,增强信心。然后通过规划的落实与团队文化的打造,将存在的问题梳理成问题链,在某一年段、学科,前后衔接地开展系列研究。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龙头课题,全校投入,分工协作,持续深入地研究。这样才能以科研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研修,我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加深了“为什么做”的理解和今后“怎么做”的思考。既有“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明悟,又有“潜入教育深思教育”的反思,精神的丰盈和头脑的武装为我投入新学年的工作蓄积了充沛的能量。相信在新的学年,我会和那些同样通过研修满载而归的干部教师们一起,把这些能量发挥出来,让机投实验学校——这所武侯区民办民工子弟校的“旗舰”——为谱写“中国梦”武侯教育新篇章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