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督导引领学校专业发展
admin2018-08-26 21:11:00
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关键是建立学校自主发展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体系。近年来,苏州市姑苏区教育督导室,尝试建立与完善以学校自我评价为基础、以教育督导评价为主导、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专业评价的多元评价制度,引导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学校:从接受管理到自我评价
学校自我评价是以学校管理团队为主体,同时吸收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专家顾问等相关人员参与的、持续的学校教育事务监督与监测过程。
姑苏区现有43所公办小学、4所民办学校、1所特教学校、65所幼儿园,已实现了依法依规规范办学。在学校管理内部,各学校均将重大事项决策权交由相关会议民主讨论,集体研究决定。
例如,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外包服务、校服征订等涉及学生在校生活的事务均交由校委会、家委会等协商讨论决定;教师评级晋升、考核评优、出勤管理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发展需求的交由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均由社区居民、家长学生、行政部门等代表共同审议通过。
但仅仅对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与监督,仍不能覆盖到学校办学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于是,新的“视导员制度”酝酿产生。由区教育督导室聘任、学校推荐的视导员将履行起对学校进行内部督查的职责,发现问题及时问责整改。同一责任片区的学校视导员可以联合对片区学校进行主题性、研究性视导,便于加强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督导:从专项指导到精准服务
一方面,加强教育督导的工作独立性,恰当处理好督导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权责划分,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的督政职能;另一方面,增进教育督导的专业性,不断优选年富力强乐于奉献精通专业的督学充实到督导队伍,加强研究和培训,将督导专业发展作为督学岗位培训的重点课程。
在责任片区督导过程中把握学校发展新常态,在专项督导过程中直面学校发展新问题,在综合督导过程中梳理总结评估学校发展新态势。经常性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成为诊断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三大法宝”,每一次的督导过程都详细记录下学校现有的办学状态与动态发展的轨迹,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切实通过责任督学各种形式的督导活动,引领学校立足校情,因地制宜,从顶层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优化管理策略,反思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章程,提升亮点,弥补不足,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丰富内涵。
第三方:巧借专家力量促发展
姑苏区尝试建立第三方专家评估机制。由于现有专业社会组织不够完善,数量不足、资质不高,姑苏区在借鉴兄弟县市区做法的基础上,组建大市范围专家督导库。
由区政府下拨专项督导经费,用于对全区各学校进行诊断性、发展性督导评估。主要通过借外力破解学校发展过程中制约“瓶颈”的难题和困惑。
区教育督导室进一步加强综合督导的成效研究,将学校自我发展需求与政府督导全程监控相结合。2018年,结合5年一轮的综合督导计划拟定,积极探索督导学校的申报制和督导内容的需求制,鼓励学校根据校情自主申报督导时间和督导方向,由督导室更有针对性地聘请专家团队,对学校发展进行高位引领。
《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21日第3版 作者:孔蕾 版名:区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