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新闻»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活动»“网红委员”高善峰的政协参会日记

“网红委员”高善峰的政协参会日记

admin2018-04-04 13:54:00


高善峰委员在四川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现场

  作为新一届四川省政协委员,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参加四川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每天对履职情况撰写了日记,四川省政协网专门进行了报道。

  2018年1月24日,我第一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四川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未曾料到的是,6天的履职过程中,人民网、《四川日报》、四川卫视等8家媒体对我进行了报道,关注我的提案情况和工作内容,中国网、新浪网等10多家媒体进行了转发。大家玩笑般地称我为“网红委员”。真是令人受宠若惊。大会期间,我每天作了简单的记录,与大家分享。

  1月23日  大会报到

  今天中午是大会报到时间,我尚未动身,媒体的电话就追踪而来。

  先是四川最有影响的网络媒体四川在线,力邀我与网友在网上互动、交流。他们打造了一个“两会”网络意见征集品牌栏目“问政四川邀你参与两会”,围绕相关热点民生问题,征集网友留言提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答。我答应了。

  然后是四川卫视的记者,一上午给我打了三次电话,约采访约时间。我还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记者就在现场等候了。和他们简单谈了还没有写完的关于“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的提案。

  下午是委员培训。观看警示片,看到“辽宁拉票贿选案”、“湖南省衡阳市破坏选举案”和“四川省南充市拉票贿选案”3个案例时,真切感受到破坏选举和贿选给党和政府带来的重大危害,真切认识到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要求的重要性。

  晚上召开了小组会议。看到有的委员是教育界老朋友,有的是教学或科研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四川高校如雷贯耳的大咖,内心很是忐忑,顿觉压力不小。

  1月24日  参会第一天

  6点多钟起床,7点多钟上车赶赴大会会场,我的感觉是“当政协委员真辛苦”。

  上午仔细听取了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与提案工作报告,下午参加小组会议进行审议。没想到的是,发言的话筒要靠抢才有机会。到中间休息时,两位小组召集人竟然还没有抢到话筒!作为政协的一名新兵,未来五年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事情。第一次发言,比较谨慎,我发现“坚持省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这句话在整个报告中出现了三次,有利于理解政协性质的准确定位。

  应《四川日报》之约,今天给他们的【参会日记】栏目写稿子,一直没有时间。加上来时匆忙,没有带电脑充电线,只能用手机“写作”。中午写了400字,晚饭时间写了300字,算是交差了。

  下午收到四川卫视记者的短信,告诉我今晚18点《今日视点》播出对我的采访。晚饭时间加上写稿子,没有看到。晚上21点收到记者发来的视频链接,看到自己的“光辉形象”,感觉还不错。



四川电视台播出对高善峰的专访

  1月25日  参会第二天

  早上刚要下楼,服务员送来了今天的《四川日报》,快速浏览了一下,发现了《“新兵”高善峰参会初体验:没想到发言话筒靠抢》。把这篇报道发在微信群里,很多好友“坏坏地”问我“抢到话筒没有”,我骄傲地回复了他们:“必须的!”

  今天午餐时间接受了《四川政协报》记者的采访,下午小组讨论的间隙接受了《四川农村日报》记者的采访。晚上有朋友给我发来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栏目对我的报道,并问我:原来是你采访别人,现在是别人采访你,有何感想?呵呵,从事新闻工作20年的采访者转变成被采访者,个中味道岂是三言两语啊!

  谢天谢地,网购的电脑充电线,晚上21点竟然直接送到了宾馆。晚上22点,在网上回复了四川在线“问政四川”栏目5位网友关于幼儿园虐童、大学生就业、孩子学习压力太大等方面的问题。继续准备大会期间拟提交的提案内容。

  1月26日  参会第三天

  今天凌晨0:21,我通过四川省政协委员履职平台提交了第一份提案:《教育扶贫应注重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一个。本次大会我的目标是提交三份提案,希望能够完成。

  上午列席了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个。报告的语言朴实,数据翔实,成绩令人欢欣鼓舞。中午看到了《四川政协报》、《四川农村日报》对我的提案情况的报道,一篇是《创新帮扶方式为教育事业添柴加火》,一篇是《激发贫困地区学生娃的内生动力》。到午饭时,各路微友纷纷反馈,“网红委员”的帽子就给我戴上了!

  下午又有两家网络新闻媒体要约我采访,我婉拒了。都“网红”了,我觉得需要冷一下了,本来自身没有多么不得了,何必太热了。有太多专家型大咖级的委员也并没有引起媒体追捧啊?!但想起大会关于“应尽量配合新闻媒体的采访”的要求,真是令人纠结啊。

  下午的小组会议上,熟悉的委员一看到我,就笑着说:你现在是“网红委员”啦!真是汗颜啊!小组讨论又“抢”到一次话筒,主要讲了“激发贫困地区学生娃的内生动力”和“建议开展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没想到引起了多位委员的共情,朱世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更是一边听一边记录。

  明天早上8点,大会接收委员提案的网络通道将关闭。今晚有“一场恶仗”。目标是再拿出两个提案。

  1月27日  参会第四天

  昨晚加班很长时间,到今天凌晨,因为提案的网上提交平台今天早上8点关闭。今天凌晨1:09,通过政协委员履职平台提交了第二份提案:《建议我省进一步加强专业社会工作发展》。3:37,提交了第三份提案:《建议我省尽快启动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程》。在整个熬夜过程中,极度痛苦,几欲坚持不住,还是很有成就感。

  昨晚还将《教育扶贫应注重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修改成社情民意信息,发给致公党四川省委会及致公党成都市委会。“内生动力”今年应该是个热词,“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完全可以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办法,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关注。

  今天上午继续教育界别小组会议。副省长杨兴平来到我们小组听取意见时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要坚持朴素的教育,要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二是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感觉和我的提案很吻合。

  我想作一个《教育扶贫应注重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的小组发言,在发言前专门向甘孜州石渠县县委常委王建江、石渠县团委书记志玛拉吉进行了调研。真是临时抱佛脚啊!小组讨论中,我提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中“探索”一词不够积极,建议改为“加强、推进或加快发展”等。

  午饭时间,致公党四川省委会推荐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记者前来采访我。实在没有推掉。谈了当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存在的误区、大众需要如何更好地去开展公益服务等。

  下午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1月28日  参会第五天


  今天凌晨1:20,通过四川在线网上平台回复了校园暴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4位网友的问题。我发现,这些问题恰恰也是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

  上午的小组会议中,针对检察院报告中“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表述我提出异议,“社会反映强烈”一词不严谨:难道“社会反映不强烈”,就不用依法甄别纠正了吗?还提出针对“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问题,处罚太弱,建议“用重典、出狠手”,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率。下午的小组会议中,召集人连续宣读了几份会议的纪律要求和中央会风会纪督察组的反馈。纪律纪律!

  晚饭后,致公党四川省委召开座谈会,参加省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及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参加了座谈,省政府副省长、致公党四川省委主委杨兴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大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两会”期间的履职情况。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履职情况、自我要求及心得: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小组有发言,简报有名字。既然当了政协委员,就不能辜负党派的期望,不让脸上的“致公党”三个字蒙羞。这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

  晚上18点过,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对我的报道播出了,开会,没有看到。晚上20点,人民网报道了我的提案《建议我省尽快启动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程》。发现网络媒体对这个报道的瞬间有很多转发。

  1月29日  参会第六天

  今天是大会的最后一天。加上报到当天,算是7天的会议,真真正正的全封闭。对大家的体力、耐力、心理等多方面,着实是一个考验。

  上午的小组会议上,召集人第N次强调了各项纪律,包括手机的使用。这次参会,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纪律:中央会风会纪督察组每天要督查三率(参会率、就餐率、入住率),还要电话抽查等等。有老委员说,我们这次是“史上最严‘两会’”!

  下午是选举大会,委员们在大会前纷纷合影,一种离别的情绪在弥漫。大家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为了相同的责任,相聚多日,共同学习,热烈探讨,真是不易。大会上柯尊平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了闭幕大会并发表讲话,他在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廉洁自律等方面对政协委员提出了要求。

  下午收到川报集团的封面新闻发来的链接,他们以《激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为题报道了我的提案。晚上上网,无意中看到,我专注听讲的照片,被刊发在《川报观察》上。天呐,原来专心开会也要被公开报道啊!!

  回望我的第一次政协委员履职经过,历时7天,参加4次大会,8次小组会议,完成3份提案,4次小组发言,8家媒体报道,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经历。未来五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的困难在前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我会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