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参与主办国际教育品牌建设高峰论坛
admin2017-08-03 16:16:00
为了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本土融合与特色发展,7月29日,由“聚——国际教育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20位来自全国的国际教育界领军人物,川内130位相关教育代表人士,齐聚成都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共论国际教育品牌建设。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学校校长研修班支持,中国网锦绣天府频道、《教育导报》、《成都商报》等媒体作为支持单位,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携手北京大学国际学校运营与管理教育营、新学说、四川云谷云创教育科技公司、美中国际、麓湖、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四实验学校等平台支持单位共同主办。研究会秘书长、四川云谷云创创始人高善峰担任论坛主持人。
在论坛主题分享环节,北大附中助理校长、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执行校长卓金香、成都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雅力教育集团执行总裁胡靖、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陈泽芳,分别从教师成长和国际化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分享。
竞争激烈,市场前景广阔,但学校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师队伍强大,符合国际教育的要求,稳步扎好根。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执行校长卓金香认为,国际学校就是要让老师和学校一起成长。“20年、30年后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很难去控制,也没法准确预测。”那么教育该怎么办?老师做好教育目标的引导就行了。她认为,教育的目标包括3个方面:培养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培养独立、有想象力、有创造的思维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陈泽芳坦言,如果老师个人出了问题,那么根源还是在学校的组织。“不要老是责怪老师差,因为是学校把老师招进来的,就要负责。”陈泽芳说,学校管理者要让想办法让教师成长,让教师融入团队,这样才能形成凝聚力。
在陈泽芳看来,更重要的是,学校一开始就要尊重教师。领导不用摆架子,包括好多会其实领导都没必要讲那么多;应该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要多激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让他们摆脱初来时的孤独。
“只有有了优秀的教师,家长才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才有品牌价值。”
国际学校的学生几乎都要出国留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的出国留学规划?雅力教育集团执行总裁胡靖提供了一组数据,有不少去美国念书的中国学生被劝退,从高中到博士都有。主要是因为学术表现差、学术不诚信等。学生被劝退的,其实问题一开始就出在没有事前做好出国留学规划。
随着与国外学校交流的增多,成都市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上积累了不少经验。校长李蓓介绍,学校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专门成立了外事中心管理对外交流和相关课程开发。与美国硅谷的布利斯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后,双方一起进行了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提升了师生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基于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双方锁定了“熊猫”课程。
每年10月成都实验小学与布利斯都有一周关于“熊猫”的全科研究,开展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实地实践活动,学生当义工参与保护环境,发起倡议树立环保意识。围绕这一课程,还开设了相关语言课、礼仪课、笔友课等,实现学科融合和跨文化体验,学生既有中国文化的根,又有国际视野。李蓓特别强调,两所学校的合作以课题研究来切入,比较规范、科学、有效,不只是浮于表面的交流,大家有共同的话题和活动推进线路图,才能持续。
成都市教育科学院院长罗清红从大数据和物理学的角度思考教育。“瞎子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瞎子得出来的是错误的大象形象,但是许多个瞎子摸了后汇聚成的信息,那就是大数据啊,就可能得出事物的全貌。”罗清红认为,在创新上,信息的累积是一个途径。物理学中的量子纠缠启示我们,要让个体最大限度地“沉浸”到现实场景中去,才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因为,现场感受是眼耳鼻身舌意全方位的,远远超过看录像和视频。
“创新不是学校的事情,也不是创新班就能教出来的。教育要做的,更多的是创造环境,留足时间,静待花开。”罗清红说,创新需要各种信息的累积,可以从3个途径去做:走进真实生活,沉浸现实场景,如综合实践、运动会;选择多种途径,再现现实场景,如话剧、stem;应用虚拟技术,模拟现实场景,如VR、3D打印等。
论坛主题分享环节结束后,在秘书长高善峰的主持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范皑皑、铁岭枫树岭国际学校校长刘夏、上海世外教育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雁、美中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兼总裁王寅、康德集团副总裁兼成都七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杨越、华樱出国副总经理兼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副主任钟远波等6位,作为访谈嘉宾,针对国际教育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国际教育品牌建设高峰论坛”结束之后,众多嘉宾在个人微信圈或机构微信公号对论坛纷纷点赞、转发评论,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代表林家锐校长说:感谢组委会,论坛高峰“论”的味道很足,启发很大!感谢高善峰老师及会务组辛苦付出,给高老师风趣幽默点评和推动点赞。为各位国际学校的老总和校长精彩分享点赞,不愧为中国情怀、国际视野!
洲际教育董事长谢晓龙点赞说:一场由国际学校董事长、校长为主的国际教育论坛,在成都浓重登场。素有留学“第四城”的成都,又一次把传统教育与国际教育之间的碰撞推向了高潮。“从论坛能够感觉到,上海、北京两地的国际教育,如今已逐步走向成熟,在充分理解和完善国际课程管理体系之余,已经水到渠成地在勾画如何从“道”的层面衔接中外之精华。这不得不说上海、北京两地家长群体已日趋成熟。”
参加了整个论坛的王毅璐校长对论坛中的激情碰撞,感慨万千,认为这是一次有情怀有责任的人组织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聚会,环境优美,内容丰富,效果非凡,影响深远!主讲嘉宾来自不同岗位,分享内容精彩纷呈,大家从不同侧面和维度,探讨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深入研究国际化的真谛,培养国际素养的世界公民,畅所欲言,见解独到。
研究会秘书长、四川云谷云创创始人高善峰介绍,自2013年以来,中国和中东地区成为全球国际学校增幅最快的两个地区,其中中国的国际学校(含高中国际部)从300多所暴增到2016年接近800所,增幅令人咂舌。“但中国的国际教育市场严重的供小于求,在校学生数量只占潜在客户的20%。”可见国际教育在未来具有相当“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