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公益夏令营 教会农民工子女懂感恩
admin2016-07-05 16:28:00
6月27-29日,为期三天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公益援助计划”夏令营在成都顺利开展。本次公益夏令营是由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执行的、中央财政资助的2016年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共有180名农民工子女参与。来自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校的30名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本次夏令营志愿服务。通过3天的共同生活与学习,孩子们学到了与他人沟通相处的技巧、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丰富了农民工子女的暑期生活。
公益夏令营执行团队中的专业社工师们设计了一系列新颖而有趣的活动。首先是通过寻宝和团队活动让孩子们相互认识,熟悉营地环境,形成团队雏形。对于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独自在外过夜的孩子们来说,既向往集体生活,又十分想念家人,很多孩子在第一夜时有些不适应,在志愿者细致与精心的陪伴下,孩子们不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更体会到“独立”的那份乐趣。
夏令营第二天,孩子们开始逐渐适应夏令营的生活。上午,社工和志愿者运用“你比我猜”、“水果蹲”、“无敌风火轮”等孩子们喜欢的集体竞赛游戏,进一步增强每组的凝聚力、归属感和沟通能力。下午,各组根据团队任务——每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个8—10分钟的节目参加晚会。孩子们非常喜欢晚会,每组都很用心的设计编排自己的节目,很多孩子在夏令营的感想中说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晚会。来自6组的营员、杨柳小学的学生杨琦分享到,最开始接到每个组都要带节目参加晚会、且节目还要自编自导自演时,都觉得很紧张很难实现等,但是在表演结束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以后再面对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要勇敢地去尝试。”

随着组内成员互动频率的增加,第三天孩子们已经完全适应夏令营的生活了,和组内的组员、工作人员也更加亲密。在团队拓展比赛中,可以很好地看出孩子们对自己组的强烈归属感和凝聚力,已不再是那个第一天来时各自为政的样子。在夏令营的分享环节中,孩子们都分享到自己在这三天中收获了友谊、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很多游戏都是要靠团队沟通合作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从内向羞涩变得活动开朗,从孤单的个体变得朋友成群,从个人为中心变得懂分享乐于感恩。

三天的夏令营虽然时间很短暂,却在孩子心里留下了一抹温暖的阳光。来自成都市金牛区希望学校的营员雷传萍在最后的分享中说:“我喜欢你们,我感谢你们这三天里给我带来的所有感动与快乐。长大了,我也要做你们这样的人!”(龙 丽)
下一条:公益夏令营图集上一条:志愿者爱心相伴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