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新闻»最新教育新闻»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胜招——“互联网+智慧”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胜招——“互联网+智慧”

admin2015-06-25 13:38:00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这是个技术活。我会专家,成都志愿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全国高考志愿填报研究中心主任,《对号入座选大学》作者李光辉专门撰写一篇"提醒"考生与家长的文章,有助大家厘清思路。有需要的读者,可径自联系李老师:13198526693。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胜招

——“互联网+智慧”


      还有两天就要开始正式填报高考志愿了。辛苦了十二年的学子,还有最重要的一次拼博---高考志愿研报。常言道:高考是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我们很幸运,感谢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有关志愿填报的各种智能化模拟工具、云计算数据库、便捷的传播媒体和各类专家的讲座,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收集海量信息,提高专业认识,掌握技巧方法提供了很多帮助。尽管有了这些,接下来的几天,全川几十万考生仍然会处于隔山买马的博弈境况。这也像一场战役,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从我多年从事志愿填报研究和实践看,仅仅有了智能化的工具和经验,还不能取得“完胜”。要取得“完胜”或更高层级的“完胜”,需要靠“智慧”。 靠“互联网+智慧”。

      单说志愿填报的基本要素——学校、专业、地方三者之间的取舍,在网上和微信的流传中,就相差甚远。北大归来的学生说,专业比重要学校,学校比地方重要;有些专家支招说,首选学校、次选专业,再选地方;又有一些学生群体坚持,除非“北上广”,哪儿都不去。这些有一点道理,并不全在理。事实上,这三者之间,再加上学费因素等,各种不同的分数,各种不同的考生,是不能用一个模式作方案的。就同一个分数,不同的考生也不能是同一个方案。究竟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究竟是学校优先兼顾专业,还是专业优先兼顾学校;究竟是首先求学地方,还是看能承担的学费和生活费。还真是千人千个样,一分一个样。这需要靠人的智慧来决策,才能做到准确、精确,更胜人一筹。

      祝愿广大考生和家长取得圆满的“考试”!


      (成都志愿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全国高考志愿填报研究中心主任,《对号入座选大学》作者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