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学生最沉重的话题,也是社会最关注的焦点。每次考试过后,班主任就成为校园里最忙碌的一群人。考试之后,班主任究竟在想些什么?忙些什么?而在这样的忙碌之中,班主任又怀着怎样的期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班主任,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考试之后,班主任要做哪些常规工作?
1、统计成绩,分析成绩——具体包括各科分数、平均分、各科排名、优良率、具体到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阶段分析和整个班级各科成绩的动态追踪。(就这样,每一位班主任硬生生的被训练成excel表格的处理高手……)
2、发送成绩。(是否发送排名,怎样公布成绩,还是许多老师纠结的内容,要顾忌的因素实在太多……)
3、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任课教师沟通,甚至还要与校领导沟通。(这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4、对班级进行整体教育。(每一位班主任,这时都会化身为励志演讲的高手……)
5、组织师生、家长一体的活动。(这是假期的福利,在活动中,我们一起成长……)
6、家访。(最老套的方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7、完成期末各项考核评优工作。(这是期末的专利,幸好,也只是期末的专利……)
这些事务中,班主任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最辛苦的又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沟通!最辛苦的也是沟通!”——这几乎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感受。
这边考卷还没批完,那边学生的情绪已是起伏跌宕;这边成绩的短信刚刚发送出去,那边家长的电话、短信就已纷至沓来;这边各班平均分、优秀率一出,那边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就开始比较、约谈……
此时的班主任,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理情绪、坚持立场——因为班主任深知,所有这些,都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关于沟通
◆沟通,就是让大家都有希望,都有劲儿!(程璐)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后沟通不如考前沟通。(宋雪峰)
与学生沟通——
◆考试后,学生情绪变化较大,与学生沟通是一件最辛苦的事。对于考好了的学生来说,如何适当表扬,在什么时机,什么地方,用什么话和什么神情进行表扬都要好好琢磨。对于考差了的学生,如何安慰,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什么话要精心考量。对于考试正常的学生来说,沟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样投其所好,说到他们的心坎上,需要老师思考和行动。短短的时间内,与哪个同学先谈,或者与哪个群体先谈,这需要老师精心规划。(段云成)
◆我们给考得好的学生“发红包”,给有进步的学生“发红包”,给不同层次的小组、学生照相展示,让每名学生至少有一次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到幸福!(程璐)
◆把考试提供的数据和名次、前后变化的比对呈现给学生,我认为,这只是是初级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剖析和总结,然后在班上从几个方面分享有代表性的经验、方法、目标,甚至可以开展“你问我答”“答疑解惑”之类的学生对话,因为他们在同一环境,感同身受,比老师的传授说教更易被接受,对班级整体更有帮助。(舒晓辉)
◆和高中的孩子沟通,我的感觉是一定要让他们觉得我和他们是同一条战线的。我会在新年给每个学生送一张卡片(文艺范的),有些孩子好像很久没有收到卡片,当收到时还是蛮开心的。(顾崴)
与家长沟通——
◆和家长沟通,其实不用说太多技术性的内容,关键是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信心。
◆我们给家长发喜报短信,或成绩,或成长,我们还帮家长、学生出谋划策,谈发展建议。(程璐)
◆考试过后最艰难也最重要的是召开家长会——怎样让家长会有新意,有魅力,有实效?需要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来准备。上学期期末我召开了“亲子互动式家长会”,这学期打算召开“爸爸家长会”,家长会让全体爸爸参加,向家长传递“融融父爱不可缺失”的思想,改变很多家庭教育由妈妈包办的局面。(刘素琴)
与任课老师沟通——
◆如果我们班上有个别学科成绩较差,我会先找部分学生调研问题之所在,还可以创造一些任课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舒晓辉)
◆可以多跟任课老师这样交流——“我能配合您做什么?需要我做什么,您说。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杨维华)
与领导的沟通——
◆领导也要成绩,前段时间,一个主任,找我说,你班管理得很好,但是你们成绩很差。说得我很语塞。(班主任甲)
◆德育,现在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成绩,则正好相反。钱文忠教授就曾说过——在中国,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班主任乙)
◆班主任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笃定地面对成绩的起伏?如果,领导们在面对成绩时能多一些信任和耐心,理解与体谅,于班主任而言将是多大的支持与温暖。
考试之后,班主任的忙碌,意义何在?
许多时候,如果只是一味低头赶路,我们会忘记当初为何而来?所以,下面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正在忙碌的班主任深思。
◆为孩子们去忙碌,特别是利于孩子成长的举措,班主任们都有热情去做。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未必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个人特别关注考试后会哭鼻子或者情绪化的群体——一部分是以此求得父母的谅解;还有部分是理想与现实不和谐的焦虑。后者是我们班主任尤其应该关注的,这个时候的个别沟通应该是有效果的。(沈旭珍)
◆想起身边的一位班主任,曾经在一次考试后,与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谈话。之后,他告诉我,其实他也知道,谈话并不能解决问题,找孩子们谈话,只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
◆考试过后,其实应该是学生最忙的时候。学生通过考试查漏补缺,利用考试发展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提升自己。但现实往往与之相反,因为我们把考试作为目的了。因此,考试前才是班主任最忙的时候,班主任需要在考前向学生说明考试的意图、作用,把“考试是查漏补缺,促进提升”的观点扎根于学生心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放平心态,正常发挥,也可以极大地减少考试违规作弊行为。(宁慧青)
让我们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在考试之后特别忙碌呢?”是不是因为,在班主任的潜意识里,还是把考试当成关键的节点?还是把成绩当作成败的依据?是不是因为,哪怕我们嘴里口口声声喊着“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在心里,还是认为,一切的工作,都要围绕成绩的涨落展开?
考试之后,班主任的工作还可以有哪些创新?
◆如果用心一些,如果孩子们不是毕业班,如果有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考试结束之后,是该忙着和孩子们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孩子们意愿的,能促进孩子们成长的假期活动计划。确定自选式菜单式的活动任务供孩子们自主选择,并和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祁进国)
◆创新寒假作业——老师提供选择,学生自己也可以补充,你可以决定自己的寒假作业,量力而行,但选择了一定要认真做,我们班把它叫做自助餐。(朱洁)
◆布置作业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使孩子既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又不遗忘学业?怎样使假期作业免于学科的枯燥之中?和各科科任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商定:假期作业要尽量凸显实践性,多布置一些生动有趣,既与学科教学相关,也有利于假期放松的实践活动作业。实践作业,既让学生感受到假期的愉快,又不至于完全放纵,同时,也能沟通生活与学科的联系,体现社会实践生活是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的延续;毕竟,校园生活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学校、家庭都是孩子成长历练的舞台。(呼宝珍)
◆这个假期,我打算自制卡片——正面写对学生的期望和鼓舞,背面写对家长的感谢。(王海珍)
其实,每一位班主任都明白:考试,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节点;成绩,永远不该是学生的全部。其实,每一位班主任的心里,都有许多关于考试美好的设想。
但是,教育从来就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考试之后,班主任和我们的孩子一样,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也许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在床上”?也许我们更要坚信,所有的创新和改变,都要从迈出一小步开始。
对学生而言,考试之后,往往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对班主任而言,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