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新闻»最新教育新闻»震撼你的美国最佳教师数学公开课

震撼你的美国最佳教师数学公开课

admin2015-01-21 16:06:00

2015-01-20 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

  罗恩·克拉克:年仅28岁就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3次受美国总统及夫人邀请带学生作客白宫;被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称为“美国教师”;他的教学经验被多次录制成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美播出;他的《55条班规》一书在亚马逊热销,排行一度仅次于《哈利·波特》;他的传奇故事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热血教师》,令全世界教育者为之鼓舞;他创办的罗恩·克拉克学园每年接受4000余位教师参观学习。


  2014年5月,克拉克首度来华进行教育演讲并执教公开课。



  (一)课前:同样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在北京站,克拉克刚进休息室,就对工作人员说:“我要和中国学生接触一下,和他们作个交流。”


  20位中国学生来自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或许是因为听说“全美最佳教师”给他们上课,或许是带队老师做了铺垫,当孩子们进入休息室时,显得有点拘谨。


  克拉克把孩子们聚拢在跟前,告诉孩子们在他课上要运用的一些手势、动作,还有那些配合肢体动作的搞怪“配音”。克拉克时而双手往外推出作波浪状;时而侧身伸出手掌作扬帆状;时而在嘴边聚拢手掌作呼唤状;时而微微下蹲又站起,手掌向上,作唤醒状……与此同时,克拉克的嘴也没有停下来,配合动作发出搞怪的配音:“嗬—嗬—嗬”,那是答题前一边做骑马的动作,一边给自己激励;“嚯—嚯—嚯”,那是答对题目后激动地庆贺;“磅昂—磅昂—磅”,那是表示把难题像火球一样丢掉;“啪—啪—啪”,那是表示题目“so easy”打起的响指——而“so easy”是要配合着动作唱出来的。


  相较于克拉克和8位美国学生的示范动作,20位中国学生的动作是降了幅度的,发出的声音则降了分贝,站在外围的几个学生干脆微笑着,没有动作。尽管如此,克拉克依旧激情四射地演示,夸奖中国学生“做得好”。他环顾四周,关注每一个人。同时,克拉克也把有些动作的幅度故意做得大一些,声音、表情也故意夸张一些。克拉克的动作和配音,让中国学生纷纷笑起来,有几位学生互相对对眼,或许是交流共同的一些触动吧!总之,微笑是会传递的,因为微笑代表着善意、真诚和信任。微笑之后的沟通就顺畅许多,不少中国的学生也开始伸展自己,做起动作,发出声音来!当克拉克结束他的课前热身,追问大家:“OK?”中国学生纷纷笑着回答:“OK!”


  (二)让数学知识带上感情色彩


  学生们刚刚坐下,克拉克就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唰唰唰”地写下第一道题:



  克拉克没有让孩子们马上开始计算,而是问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克拉克和学生一起做起了仪式动作:侧向左边,拉动缰绳,伴随非洲鼓(非洲鼓是克拉克数学课上的标准配置,鼓声几乎贯穿全课。在克拉克学园官方网站上,非洲鼓是他们出售的重要教具之一)的节奏,齐喊——“嘿!”然后侧向右边,拉动缰绳——“嘿!”仿佛是印第安人要奔赴战场。左左右右各做几次之后,克拉克走到白板前。


  “这道题,我们先解决哪一边?为什么?”克拉克问。


  “先解决右边,因为左边有未知数,所以先从右边算起。”一位美国学生回答。


  克拉克认可了学生的判断,但并未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再次问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克拉克让大家想象手里有个火球,它在手里烧起来了(师生做手里有火球的动作),然后一起“磅昂—磅—”把它扔掉。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计算阶段。


  “8×19是多少?”克拉克问。


  “154,152。”有两个不同的答案。


  尽管“154”的回答是极少数,但克拉克并没有忽视这个错误。


  “8×10是多少?8×9是多少?”克拉克连续发问。


  “80,72。”


  “那80还差多少是100?”


  此问一出,现场的中国教师都笑了。其实,克拉克这样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8×19的计算过程,只是克拉克预设的不是我们中国教师熟悉的“竖式法”而是“凑整法”:80+72,就是80+20+52。


  在现场的笑声中,一位中国女生Sunny小声地说出了答案:“20。”克拉克马上奔过去和她击了一下手掌,并说:“Sunny,我真喜欢你!”克拉克面向8个美国孩子,告诉大家:“这是Sunny回答的。”


  于是,伴着鼓声,美国孩子和克拉克一起做起了“wipeand down”(擦擦某人,拍拍肩膀,表示鼓励)的动作以示表扬。


  克拉克也听到了大家的笑声,于是,在表扬的最后,克拉克将双手缩在胸前(这是鼓励动作的最后定格),像一只温顺的兔子,笑着对台下的老师们说:“表扬是件好事情啊!对吗?”——克拉克的眼神里透着一丝调皮!


  在得到80+72=152后,克拉克和学生一起和着鼓声背起了口诀:“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然后,师生得到了正确答案:-152。


  在开始解决之前,师生们又扔了一次“火球”。


  “哦,哦,我‘丢’了3,‘丢’了3。”克拉克边说边作抹眼泪状,这语气和表情就像丢了300美金似的!“哦,哦,我又‘丢’了3,哦,哦!——我一共‘丢’了多少?”


  在计算“-9+5”时,克拉克跑向美国学生:“你们这边是-9。”又转向中国学生:“你们那边是5。因为9比5大,9就可以吃掉5。”接着,克拉克和美国学生做把东西拽回怀里的动作,一边拽一边学狮子的咆哮:“哇—啊—哇!”再转向中国学生:“那你们呢?——喵—喵—喵!”数字的一大一小,变成形象的一狮一猫!


  克拉克带着全体学生做了两遍狮子的动作,然后做了一口吞下的动作:“最后答案是?”“-4。”“对!”


  完成这几步,克拉克带着孩子们唱起了歌:“从一开始我们就很聪明,后面我们会越来越聪明!”此时,时间已经过了6分18秒。


  接下来,孩子们分别得到了等所有局部算式的答案。算式右边的下方出现了这些数字:3、-152、27、-18、-4。克拉克并未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和孩子们唱起了“题目真简单(It’s so easy)!”


  “现在,一起来看一下:3-152=-149,-149+27=-122。”孩子们每一次正确的回答都伴着鼓声。


  “-122,我已经‘丢’了122美金,哦,哦,还要再‘丢’18,那是多少呢?”“-140。”“最后是多少?”“-144。”


  终于,孩子们得到了右边的最终答案,师生一起摇摆起身体,唱起了歌:“我们弄懂了(We ge-ge-get it)!”


  当克拉克写下题目,现场的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无不瞪大了眼睛!原来,国外的计算题并不简单!克拉克的这道题,计算步骤在20步以上,涉及正负数、分数等多类数,涉及加减乘除、开多次方等不同层级的运算,难度不低!


  克拉克的教学也可圈可点。写下题目后,他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让学生先后做了两次准备动作:不管是“骑马”还是“扔火球”,都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先解决哪一边”的追问也是很智慧的,因为小学生的解题习惯是从左往右,看到不等式左边,首先想到的是等于几,“3×(-19)”等于几,而不是去判断不等式的整体结构。克拉克的提问正是让学生从整体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先思后做,先整体后局部。


  负数意味着减去,但对“-3-3”“-122-18”,克拉克故意用“丢(lost)”而不是“减(minus)”,这样,他就能给负数配上呜咽的声音和悲伤的表情。而对“-9+5”这样的正负数运算,克拉克又赋以形象的狮子和猫的动作。枯燥的数字,平常的计算,在克拉克那里被赋予了特别的形象和感情色彩,从而能更好地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沟通。这或许就是克拉克(在演讲中一再提到的)的奶奶给他的智慧:药是苦的,撒点糖就更容易下咽。


  (三)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


  题目完成了一半,克拉克解下耳麦对学生Alec说:“左边,我就留给你了!”


  在孩子们的歌声和非洲鼓的鼓点中,Alec走上了讲台,而克拉克则走到学生旁边蹲了下来。——从这一刻起,克拉克变成了乖乖听课的学生。此时,白板上的题目是:



  在开始计算前,学生Alec,同样要大家一起扔“火球”:磅昂—磅—。


  “我们第一步要算的是3×(-19)是多少,3×10是——3×9是——那么,那3×(-19)是多少?”


  在完成这一步计算后,小老师和大家一起唱起了歌:“我们弄懂了!”


  “,要怎么算?”小老师问。


  “我们要找到一个数,它不停地自己乘自己,自己乘自己,乘了4次是81。”这位学生复述了开四次方的意思,但其实应该是乘了3次吧。


  “我计算过了,这个数字是3。”另一位美国学生说。


  接下来计算,小老师会介绍一下算式的意思,学生们给出答案后,小老师会问“有不同意见吗”。而每一次得到正确的答案,都有短促的鼓声响起。


  “3-57=?”小老师问。


  “-54。”学生齐声回答。但这一次,小老师突然停了下来,有一两秒种,小老师纹丝不动,课堂陷入了一片寂静。发生什么了?


  “好像有人有不同的答案?”小老师问。


  “有同学说是-44,差了10。”学生Manny解答了小老师的疑惑。


  “下次计算可要仔细一点哦!”小老师提醒大家。


  接下来,分别计算了-54+16=-38,-38+15=-23。“我们要找到大的那个数,再算出它们的差。”学生一边解释,一边做狮子咆哮状,最后“大吃小”得到了结果。


  此时,得到了简化的不等式:-23-N≥-144。“两边同时加上23,我们就得到了-N≥-121。”只差最后一步了,小老师并不急着推进,而是和美国学生一边打着“V”字的手势,一边唱起了“耶耶耶”!


  “还记得怎样把负号拿掉吗?”小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唱起了规则:“就像打开一个圈,乘上一个数(-1),换一下方向,负号就拿掉。”


  小老师写下答案:N≤121。


  当克拉克把耳麦解下给学生戴上的时候,笔者有小小的担忧,小老师能把课上好吗?何况现场还有这么多中国的教师。但小老师的教学结束时,我的疑惑释然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儿童版的罗恩·克拉克!新的疑惑又油然而生:所有学生都能这样吗?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四)课后点评:醉翁之意不在酒


  Alec讲完,把目光投向克拉克。克拉克鼓着掌走到Alec身边:“能说说自己觉得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吗?”克拉克引导学生做起了自我反思。


  “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板书太乱了,会让人看不懂。做得好的地方是我把每一边的学生都顾及到了,我努力顾及到全部学生并和他们有交流。”小老师这样评价自己。


  克拉克未作点评,而是问大家:“你们对这个小老师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点评。有的说“我喜欢他把课堂变得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学得开心”;有的说“你不仅跟美国学生有交流,和中国学生也有交流,这个做得好,但是我只会给你打C+,因为你问问题的引导还不够”;有的说“复述的意思是没有意义的,你却没有指出来”;有的说“我非常喜欢的是你经常在微笑,跟我们有很多眼神沟通”……


  听了大家的点评,克拉克只指出一点:“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开四次方还是三次方这个地方为难中国学生,因为中国学生不一定听得懂。当学生不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你偏要把一个东西塞给他们,他们是不能接受的。”


  接着,克拉克现场调查:“感到小老师看到了你,跟你有眼神交流的,请举手。”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纷纷举手。面对举手的情况,克拉克转过来对小老师说:“我非常欣赏你跟所有的学生都有交流,保持不断‘擦拭灰尘’的状态非常重要啊!”(克拉克强调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在教室中,哪个学生懈怠了,就要跑过去激励。克拉克笑称,这就像在房间里四处擦拭灰尘。)


  本来以为点评就此结束,不料克拉克继续追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说,“小老师能考虑到中国学生在语言上是否能跟上,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得更加透彻,这点非常好”“小老师的双手60%的时间,都在腰部以上,这一点很好”“小老师应该尽量少看黑板,因为你看了黑板就不看我们了,这会阻断我们之间的沟通”“在带领大家做课堂鼓励动作的时候,做得很好”……真没想到,再次点评,美国孩子还是意犹未尽。


  接着,克拉克表扬了小老师对速度的控制:“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这道题会做得非常快,小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放慢了速度,速度控制很好”;又表扬了小老师的站姿:“小老师的双脚站姿非常完美,一直正对学生,从来没有侧对或背对学生来写板书,也没有因为写板书就不说话了”。最后,克拉克给小老师提出了建议:“我希望在解题之前,你能够先和大家融入在一起,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并说‘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解题’。应该有暖场的阶段,但今天你直接就开始解题了!——除了这些,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在学生对小老师祝贺的欢呼和鼓声中,克拉克结束了点评。


  克拉克曾经提到他在教学中会使用十条技巧和方法:(1)保持活动状态;(2)双手位置保持在腰部以上;(3)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4)微笑;(5)保持精力充沛;(6)远离黑板,融入到学生的空间中去;(7)用赞美和欢呼去激励学生参与;(8)不断的活动可以让血液和氧气输送到大脑;(9)始终保持脚尖朝向学生,而不是背对他们;(10)每个动作都要迅速。今天,从克拉克学生的教学以及其他学生的点评看,无疑,克拉克的学生深得其真传。


  有现场观众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训练成小老师?克拉克如是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锻炼成老师。但是,我们的确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站在讲台上,讲东西、教东西。因为我们希望他们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就算你很聪明,但是你不懂得如何去沟通的话,你的知识是没用的。所以,在我们学校,我们非常努力地带领学生去表达。因为我希望我们的每个学生可以成为企业的领导,有领导的能力。”


  看来,把学生推向讲台,克拉克的用意不限于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沟通与表达。


  (五)无声教学:另类的“教师主导”


  接下来,克拉克展示了他的“无声教学”。在背景音乐中,克拉克开始在白板上写题目:□+□=,□+□=。又在当中画了正三角形,并把正三角形分成三层小正三角形,底层5个,中层3个,顶层1个(如下图)。整个过程,克拉克以手势引导学生关注他。



  接着,克拉克在小的正三角形中标上加号,在“□+□=”下面画线,表示把结果带入大的正三角形底部(如下图)。至此,克拉克其实给出了计算题的运算框架:先算两组“□+□=”,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做进一步的运算。此时,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克拉克画的图形却清楚地表示出运算的程序。



  然后,克拉克用手势和记号进一步解释计算过程,并在大正三角形的底部给出了一个数字:5。(如下图)接下去怎么算?克拉克故意左右摇晃脑袋,显出迷惑的表情,并招手向学生发出进一步解释的邀请。



  一位美国学生主动上来画箭头表示计算的第二步:第一层“□+□=”的计算结果和5的和放入第二层。(如下图)



  从画下第一个“□”到此时,已经过了2分40秒,克拉克这才快速地在两组“□+□=”中写下数据:3+19=,20+49=。获得数据后,学生立刻埋头计算起来。


下一条:商都二中:如何从濒临“解体”成为课改示范校?上一条:中国的校长最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