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新闻»最新教育新闻»多媒体技术为作文教学引来活水

多媒体技术为作文教学引来活水

lidecheng2013-12-22 23:43:00

      许多学生只要一提起作文,大多都会面露难色。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或者例文泛读、佳作赏析后,学生还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处下笔,感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勉强写出来的大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语序混乱,毫无逻辑和重点,犹如一锅大杂烩,再不然就是离题万里,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而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设备中,海量的信息恰恰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开阔学习者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
  例如指导写《春天来了》时,先让学生说“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想象不出,自然就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于是,利用事先做好的课件播放有关春天的一段录像:在欢快的《春天在哪里》乐曲中,一幅幅春天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果园、有花园、有田野、有山岗……看完录像,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争着说:“我要到花园里寻找春天,我看见了粉红的月季花,黄澄澄的迎春花,红艳艳的山茶花,还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我来到了田野,看见了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小草,还有可爱的小燕子呢”、“我在果园里找到了春天,我看见了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采蜜的小蜜蜂”……在热烈的讨论气氛后,教师便可不失时机地总结说:“这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处处鸟语花香,春天真美啊。我们一定要手中的笔,把美好的春天描绘出来。”孩子们便急不可耐地动起笔写开了。
  其次,再现场景,解决怎样写的难点,为学生作文创设条件。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就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又如在指导写《课间十分》时,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可当再问:“知道班上其他同学都在玩什么吗?”许多学生都摸着脑袋答不上来。于是便播放事先摄录好的影像,将下课时班上乃至全校学生活动的场面展示出来,学生们看见自己也上了“电视”,又惊喜,又好奇,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看得格外认真仔细。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根本用不着太多的指导,只要求每人选取一两个场景来描写,学生们这次作文都格外投入,基本上都写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第三,除了教师通过因特网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资料,也可以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当学生自己去寻找、下载有关的资料时,那些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时,可特地将学生带到学校远程教育教室里,每人分配一台电脑,自己上网搜索、获取需要的资料。于是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全神贯注,用他们熟练或不熟练的手法,敲击着键盘,移动着鼠标,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这些地处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图像、音响中,了解到世界是如此的大,地球是如此的美。在随后的写作中,孩子们从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等多层面描写了他们眼中的地球,也预想了地球的未来,有向往,也有担忧,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作文教学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